诸葛瞻是诸葛亮唯一的一个儿子,诸葛亮46岁才有了这个儿子,他是属于老来得子。当时孔明一直在忙于北伐,对自己儿子的管教也有些疏忽,说白了根本就顾不上。况且在诸葛瞻七岁的时候,诸葛亮就病死五丈原了。他对自己儿子的评价就是:过于早熟,难以成大气候。历史上的诸葛瞻也确实没有继承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况且他还是一个愤青,他对姜维的怨念很大。
诸葛瞻可以说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他七岁的时候就继承了诸葛亮所有的财产,诸葛亮虽然没有太多的家产,可是他的政治资源是很多的。加上刘禅是非常相信诸葛家族的,所以诸葛家的一切爵位都由诸葛瞻继承,他十七岁的时候就迎娶了刘禅的女儿,诸葛瞻就成为了刘禅的女婿。
诸葛瞻就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一下子成为了刘禅的乘龙快婿,加上诸葛家族之前的威望,他在蜀汉的威望一下子就起来了。不过,他的能力的确是有些令人堪忧,在成都保卫战的时候,他带领蜀汉的三万禁卫军竟然敌不过邓艾率领的一万兵马。当时他说了一句话大意为:我在内政方面不能除黄皓,在外不能令姜维停止北伐,我的罪过死不足惜。
1、诸葛瞻要想办法除掉姜维的原因
姜维的师傅是诸葛亮,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姜维与诸葛瞻的关系,可以说是兄弟。可姜维再怎么说也比诸葛瞻大着25岁,不论在战略眼光上还是处理内政上都是要强于诸葛瞻的,况且姜维是真正受到了诸葛亮的真传。说白了诸葛亮与姜维在一起待的时间都要比诸葛亮与诸葛瞻长。
诸葛瞻是一个小愤青,他对姜维屡次伐魏特别排斥,他认为这是一件极其不对的事情。于内眼看蜀汉国力日益降低,已经不适合继续北伐;于外姜维不能获得有效的战略成果,对蜀汉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好处。不得不说诸葛瞻的想法十分单纯,他所看到的只是表明。姜维北伐刘禅一直不阻止是为什么呢?
刘禅都知道北伐是为了调节内部的凝聚力,让所有的人都有居安思危的想法,于外战乱不断,群臣还有心思内斗吗?他们还会分荆州派、东洲派、益州当地大家族吗?显然是不会的,这也是孔明当初为什么在蜀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发动北伐的原因。姜维是继承孔明遗志北伐的,这也是孔明死后,能够让蜀汉延续下去的最好办法。
因此可见诸葛瞻谋不能胜邓艾,勇不能除黄皓,说白了他就是沾了诸葛亮的光辉。他没有一点突出的,凭什么与姜维比肩呢?他还经常对刘禅说:姜维本是魏人,蜀军军权皆有他掌管,若有一日谋反,无人可救我成都。刘禅倒是对这种话不以为然,他始终相信姜维是不会背叛蜀汉的。
这也足以看出诸葛瞻心胸狭隘,他所侧重的方向并不是如何能够让姜维在正面战场上获得更大的优势,反而是在背后使绊子。
其实蜀汉灭亡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诸葛瞻的大意,他认为邓艾不过一介武夫,并没有多大的本事,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邓艾能够率领不多的兵马,将他打败。这也足以看出诸葛瞻真的是徒有虚名,这一战如果换做姜维来打的话,在绝对的兵力优势、地利优势下姜维怎么可能会输邓艾呢?
带兵作战讲究三个关键点:天时、地利、人和,当时邓艾连一个点都没有占据。姜维占据两个,至于天时只能看天意。邓艾与姜维的本事其实相差不多,邓艾在地形的研究上比较多,但是他就算是再熟,他怎么说也是刚到绵竹,绵竹怎么说都是蜀地,姜维肯定比邓艾在地势上研究得更加透彻。
就从这一点来看,诸葛瞻的能力与姜维真的是天差地别,毫无可比性之言。他根本没有评判姜维的资本,刘禅也不是傻子,他根本不会给诸葛瞻机会除掉姜维的,姜维是蜀汉的栋梁之才。即使他是魏人,他也不可能带领蜀汉的军队去降魏,毕竟姜维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他一生受孔明教诲。
总结:
因为计提减值的金额增加,万科实际亏损金额小幅超出此前业绩预告区间。一位资本市场人士指出,按监管规定,最终业绩在预告区间上下20%以内浮动都属正常范围。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行业持续调整,招商蛇口始终坚持“稳健经营理念”,践行高质发展并展现出其较强的穿越周期定力。围绕开发业务、资产运营、城市服务三类业务,建设“好房子”、运营“好资产”、提供“好服务”,聚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报告期末,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62.42%、净负债率59.17%、现金短债比为1.63。在满足“三道红线”的同时,招商蛇口采取稳杠杆和优结构的融资策略,半年末银行融资占比达64.6%,一年内到期有息债务占比仅16.7%,整体债务结构稳固、风险可控。
诸葛瞻想要除去姜维,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他也是为了蜀汉好,可是他看得太过于肤浅。孔明天之骄子生出这样的儿子配资平台哪个最好,他可能在九泉之下也会叹息人算不如天算吧!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姜维诸葛瞻诸葛亮刘禅邓艾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